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1. 政策解读 首页-asiasports365-法定主动公开内容-政策解读

        扶贫政策问答(六)

        文档来源: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

        发布时间:2019-05-23 11:06

          扶贫政策问答(六)

          问:按照内蒙古自治区贯彻落实《全面深化京蒙扶贫协作三年行动框架协议》实施方案(2018—2020年)要求,如何开展产业扶贫?

          答:1、培育农牧业产业。立足贫困旗县的资源禀赋,打造带动能力强的肉牛、肉羊、生猪、家禽、饲草料、蔬菜、玉米、马铃薯等主导产业。集中帮扶资金,聚焦产业扶贫关键环节精准发力,共建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。实施“菜单式”扶贫,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种养殖业,实现对有劳动能力、有发展产业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。加强贫困地区扶贫特色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,打造信得过品牌。

          2、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。支持和培育农牧业龙头企业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、家庭农牧场和专业种养大户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,完善减贫带贫机制,引导和支持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与旗县、苏木乡镇、嘎查村、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,通过订单农牧业、土地托管、牲畜托养、土地草原经营权入股、帮扶资金折股量化分红等方式,推动产业扶贫项目可持续发展、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增收。

          3、推进一、二、三产业融合发展。推广电商扶贫,拓宽特色产品在京销售渠道,加强与中国社会扶贫网、京东、阿里巴巴等网络平台及电商合作,推动具备条件的贫困村设立电商服务网点,提升特色农畜产品的外销能力。支持贫困旗县发展光伏扶贫产业项目,鼓励贫困村建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。重点扶持有条件旗县建设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园区,完善园区配套功能,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,通过用工和基地建设辐射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。积极发展休闲农牧业和乡村牧区旅游,实现一、二、三产业融合发展,延长产业链条,增加产品附加值,强化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,提升增收空间。

        附件: